驅動中國2016年8與4日消息,近年來,提起HTC的產品,可能更多人想到的并不是其近期推出的手機新品,而會聯想到的是HTC Vive。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HTC已經連續(xù)5個季度出現虧損,目前累計虧損231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8.5億元。但HTC全球銷售總裁張嘉林稱,HTC Vive有望在第三季度推動HTC實現收支平衡,虛擬現實設備或已成為HTC未來希望。
眾所周知,智能手機行業(yè)殘酷的淘汰賽從未停歇過,從HTC走向虧損的2015第二季度開始,產業(yè)鏈上下游也在經歷洗牌。而且,供應鏈企業(yè)大量倒閉,終端廠商更是在產品、渠道、營銷甚至新興市場多個層面發(fā)力。在這種膠著的競爭態(tài)勢中,未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策略的HTC,不斷經歷著手機業(yè)務的惡化。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HTC一季度出貨267萬,預估2016年全年出貨量1317萬部,相比2015的1800萬部下降26.8%,全球排名18位。
Trendforce智能手機分析師吳雅婷認為,智能手機最關鍵的還是在于中國市場。但是,HTC無論是在產品的創(chuàng)新還是在渠道的把握上,都忽略了深耕中國市場,策略上的失誤,讓其逐步失去中國市場。其表示,如今的HTC已經無力回天了。
因此,在逐漸意識到問題的核心所在時,HTC從Android產業(yè)中吸取教訓,將自己定位為平臺所有者,專注HTC Vive的VR業(yè)務。對此,高盛分析師魏晨在HTC分析報告中指出, HTC已經理解到隨著產業(yè)的成熟,硬件的價值會迅速下降。因此,HTC一旦將自己定位為平臺所有者,如果執(zhí)行到位,其將可以和蘋果一樣通過銷售硬件和服務賺錢。這樣一來,到2020年,Vive可以為HTC貢獻大約60%的營收。
如今,在VR領域,HTC Vive、Oculus Rift和索尼PlayStation VR被稱為三大頭顯廠商。目前,在虛擬現實市場,可以說HTC占據了一定的先發(fā)優(yōu)勢。現在,盡管HTC方面并未披露目前VR設備的具體出貨量,但在剛剛結束的2016 ChinaJoy上,HTC Vive中國區(qū)總經理汪叢青透露,Vive設備出貨量保守估計已超過10萬臺。
事實上,從不斷虧損到目前為止,HTC的策略也在相應的發(fā)生著改變。據悉,除了硬件方面的生產,HTC正試圖構建全面的VR產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今年3月,HTC還推出應用商店平臺Viveport。隨后,它還積極召開生態(tài)大會,宣布投入1億美元發(fā)起了ViveX加速器計劃,拉攏全球VR創(chuàng)業(yè)團隊為HTC Vive提供內容,以便彌補虧損。
盡管如此,Trendforce方面還是預估今年HTC Vive的出貨量不會超過30萬。吳雅婷也認為,“這樣的量級顯然并不能彌補1300萬手機出貨量的虧損,下個季度可以保證不會盈利。目前來看,HTC想要押注VR領域來實現自救,很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因為HTC營收主要來自于手機業(yè)務,預估2016年HTC Vive出貨量不超過30萬臺,短期內收支平衡難以實現。”
實際上,HTC Vive目前的用戶以內容開發(fā)者和發(fā)燒友為主,且不說定價6888元的HTC Vive加上臺式電腦主機整套設備整整在2萬元左右,售價過于高昂,而且消費級市場還必須要降低價格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營收。因此,HTC要想在VR領域實現局面扭轉實在讓人難以茍同。不過,火熱的VR產業(yè)能否如期爆發(fā)還難以論定,HTC押寶路線是否能夠讓其實現自救乃至重現輝煌,依然是個未知數。
評論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