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意都值得在抖音重做一遍,關鍵是如何做?
鯨商(ID:bizwhale)原創(chuàng) 作者 | 達爾聞
2023年在抖音做生意還有機會嗎?不少人會有這一疑問。
要知道,抖音剛興起時,很多人認為它是在搶線下傳統(tǒng)零售的生意,事實并非如此。三年前羅永浩入駐抖音,目前交個朋友直播間合作品牌超過一萬家;去年東方甄選成功轉型,解鎖了直播助農“新姿勢”;離開俏江南,64歲的張?zhí)m在抖音帶火新品牌麻六記;此外還有肯德基、星巴克、全聚德等品牌在抖音煥發(fā)新活力;一汽大眾在去年上半年更是收獲了25萬的線索,打開新銷路......
事實證明,在市場認為沒有“紅利”時,總有商家殺出重圍,在不同的階段發(fā)現新機遇。除了自帶光環(huán)的品牌,也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中小商家也已經挖到了金礦。那些洞察力、學習力、執(zhí)行力都強的商家,悄然把“小而美”的生意,重做了一遍,找到確定性增長。
可以說當下直播和短視頻都已經不是新鮮產物,市場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愈發(fā)成熟。后來者掘金不僅要人貨場層面做的更加精細,其次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巨量引擎對生意進行加速,能撬動更大的增量。中小商家要怎么做才能跟上趨勢,找到新增量?已經有中小商家在不斷嘗試中跑通了方向。
第一波吃螃蟹的人,踩中風口
回望2019年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爆火,讓更多中小商家看到了新機會入局。當初第一波敢吃螃蟹的人已經嘗到了甜頭。
“哇,不得了,好大一只”在寧德霞浦的一片灘涂上,老漁民張應斌用工具用力的刨,把在淤泥中躲藏的章魚成功挖出,他兒子張序劍在旁用短視頻記錄這一激動時刻。
剛剛放棄都市高薪工作,選擇回家創(chuàng)業(yè)的90后張序劍沒想到,這條視頻意外爆火,播放量一度超過六千多萬。他們在抖音被粉絲親切地稱為“趕海父子”,真實的趕海讓視頻看著很解壓,收獲了不少粉絲。
緊接著趕海父子就開啟了直播,“當時也正好趕上了趕海流量熱點,很多用戶來我們直播間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流量漲得也很厲害,最高峰的時候每場都有上萬人在線。”張序劍回憶道。
正是這一年,遠在廣東佛山的經營家具廠的老板孫輝,也偶然接觸到了抖音,“我一個朋友拿著他的抖音號的一條視頻,一直給我炫耀。視頻播放量有好幾萬,但我個人感覺視頻制作和畫質很一般。”他說道,“我心想是不是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點,采取專業(yè)拍攝和場景陳列,拍攝高檔家具,拓展客戶。”
說干就干,拉上幾個玩攝影和音樂的朋友,孫輝就開始了綾致家具拍攝的第一條視頻,很快下方就有人咨詢生意,孫輝很興奮。
此時的短視頻風頭正盛,內容在用戶增長下快速被曝光。在2019年底,抖音日活已突破4億。抖音完善了帶貨賬號、上線店鋪入口和購物車,給商家提供了流量變現的途徑。與此前泛娛樂化的內容不同,五湖四海的商家也帶著明確的變現目的入局抖音。他們也很快發(fā)現,線上渠道的明顯不同。
內容爆火后,趕海父子把賬號變現作為新的方向。剛開始的過程并不順利,問題是賬號的粉絲偏向年輕人。喜歡看趕海,很少下單買海鮮。流量再多,和選品不匹配也是帶不來轉化的。
有了直播帶貨,以往的產品、場景到用戶群都需要打破重建。首先是產品,早期直播間上更多是自己挖到的海鮮,數量和種類都不確定。經過幾輪測試之后,趕海父子最終選擇了黃魚這款供應成熟穩(wěn)定,需求大的產品。
過去海鮮打撈后不會進行初加工,就會直接送到附近的檔口、餐館,或者由車隊統(tǒng)一賣到其他城市。中國餐桌上每出現5條黃魚,就有4條來自寧德,在這條產業(yè)鏈中,漁民賺的只是辛苦錢,突破產業(yè)帶是霞浦灣每一個漁民的夢想。趕海父子相當于把霞浦黃魚直接送上了消費者的餐桌,為此將直播場景從趕海變成殺魚,能清楚看到魚的處理過程。吸引用戶的同時能夠打消一部分食品安全的疑慮。
從趕海“尋寶”變?yōu)閹ж?,直播間肯定會人氣下滑,趕海父子選擇用付費流量撬動客戶群。他們把目標人群放在了40到60歲有家庭且經常做飯的女性,用巨量千川圈中精準客戶群進行投放。日均2萬元的投放下GMV可穩(wěn)定達到30多萬。讓趕海的這艘“小船”逐漸駛向了流量的大海,出海的漁民找到了新銷路。
對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早期的冷啟無疑是最難的。傳統(tǒng)的線下行業(yè),需要鋪貨和選經銷商等等。選品、生產再到獲得用戶反饋是很漫長的過程。在抖音能夠快速測試、及時調整自己的業(yè)務。被縮減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了產業(yè)帶商家參與的門檻。趕海父子們正在通過巨量千川等工具找到自己的用戶群。
同樣是發(fā)揮產業(yè)帶優(yōu)勢的商家,綾致家具的孫輝做抖音時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和工廠,這是過去近十年的創(chuàng)業(yè)積累。2008年,在四萬億的政策下,房地產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此時的孫輝剛剛離開上市公司,看到家鄉(xiāng)鄰居家具生意做得很不錯,加上自身對設計和美學的熱愛,也做起了家具生意。
他回憶道,前兩三年以中低端為主,利潤被壓縮,經銷商也很不穩(wěn)定,自己也無法發(fā)揮設計和繪畫優(yōu)勢,轉型變得尤為迫切。意式家具設計經久不衰,很多企業(yè)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線,規(guī)模不大但利潤率很高,也能平穩(wěn)度過經濟周期。孫輝的內心產生了觸動,轉型做中高端意式家具生意。
轉型后,擴展供應商一直是綾致家具繞不開的話題。“那時候市場范圍是比較窄的,大家一看,哎呀這個沙發(fā)和床這么貴,然后很多人就接受不了。”孫輝回憶著轉型初期情形。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線下渠道是主要途徑,十分依賴家具展、商品交易會,這消耗的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我們每次大概只拿200平方的展位,光展位就投入三十多萬,算上場地布置、招待和折扣,參加一屆展會總花費高達八九十萬。”孫輝說道,“這樣帶來的效果卻很有限,前期確實增加了一兩百個經銷商,平均每個經銷商成本近萬元。但很多經銷商是來展會看看工廠有什么特價,質量和粘性都不是很好,參展實際是不賺錢的。”
這是很多源頭廠家面臨的問題,傳統(tǒng)的線下展覽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經銷商的角度看,地區(qū)產業(yè)帶的優(yōu)勢帶來的就是進貨的成本低。家具展上很難發(fā)揮產品的特色,獲得更多的溢價,廠商想要跳出產業(yè)帶內卷需要新的渠道。短視頻改善了這一情況,但只有內容觸達是不夠的,還需要解決轉化和信任問題。
“那時候不懂運營,前期做了一些高質量的視頻,很多人都說可惜了”,回想當時孫輝仍感到惋惜,“對我們這種高客單值商品來說,線索留資更重要。比如說一個大平層或者別墅,買家具大概要花7到20萬,客戶肯定不能在一兩天就下決定把錢付給我們,還是需要時間溝通??赡苓€涉及到一些專業(yè)的軟裝搭配,所以轉化周期很長。”過程中就需要商家和意向的客戶進行多次溝通,建立信任。為此孫輝開始通過企業(yè)號私信功能解答疑問,提升了轉化效果。
在內容方面,為進一步建立意式家具簡約高端的形象,綾致家具逐步穩(wěn)定了自己的拍攝風格。早期的視頻風格嘗試過圖文、工廠生產、上班日常等等,最后還是確定了以產品為核心對象,一條視頻只拍一個家具,簡約高端的風格,讓人好像在線下逛展覽。轉化率和成交量提升,粉絲也更加精準。
做好了流量承接,第一年,綾致家具就收獲100多家經銷商還有很多普通用戶,質量遠高于線下。投入的成本不超過10萬塊,其中2萬是DOU+投放,剩下的都是設備的花銷。對于高客單價的家具來說,每一個經銷商拿貨都在五六萬到四五十萬的規(guī)模,營銷花費大幅下滑,基本不用考慮ROI。
孫輝也曾嘗試用直播挖掘線索。但他很快就發(fā)現,B端和C端用戶混雜,導致報價不能統(tǒng)一,綾致家具最終回歸了短視頻的形式。孫輝把直播應用到了面向C端的南昌工廠,撬動了同城的增量?,F在南昌家具廠擠滿了參觀人員,用戶需要預約才能進入。工廠在消費者的涌入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過去的營銷更多是少數品牌玩家的游戲,偏向于形象和心智樹立。中小商家的營銷預算相對較低。產業(yè)帶上的制造商、供應商,缺少直面消費者的媒介,做品牌很難。直播和短視頻的投放能夠直接看到轉化效果,營銷的確定性增加,降低了中小商家的進入門檻。
這一階段平臺需求大于供給,行業(yè)滲透率低,入駐的商家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賬號粉絲的規(guī)模不能代表轉化的水平,關鍵的是要能找到精準的流量,內容場景也是匹配用戶和商家的重要因素。
很多中小商家認為自己不擅長拍視頻做內容。實際上,這和產品的定位和消費者的需求相關,視頻并不是一定要拍的很美觀才愿意有人看。簡約高端的意式家具,和接地氣的趕海日常,都能收獲消費者的關注。更重要是要說人話做人事,和消費者產生共鳴。有些視頻拍得看起來很“土”,但能夠牽動消費者心理。真實、接地氣是中小商家做內容的最大優(yōu)勢。
在抖音做生意,中小商家可以用巨量千川、DOU+等工具進行定位嘗試、精準投放,達成成交積累用戶群。跑通了人貨場之后,巨量引擎的營銷工具就是生意的放大器和催化劑,用更小的預算撬動更大的GMV。
“后來者”,晚了嗎?
“男生燙什么頭發(fā)比較好看?寶貝臉型和頭發(fā)長度可以打在公屏上,可以更好的推薦哦。”幾乎每天晚上九點左右的直播間,成都川和潮人美發(fā)發(fā)型師正在耐心的解答彈幕上的問題,向用戶推薦自家門店的產品。大眾印象中,抖音去年才開始大力發(fā)展本地生活服務,實際上川和潮人莫正勇更早看到了機會。
在上海積累了16年美發(fā)經驗后,2013年莫正勇決定回到成都創(chuàng)業(yè)。零到一的過程舉步維艱,從搭班子,找定位,再到做定價,花了很長時間摸索,才開出了第一家店川和潮人美發(fā)。“那個時候一沒有團隊,二沒有流量,三沒有品牌效益。”莫正勇說道。
川和潮人美發(fā)開在商場內,是典型的流量型門店。自然的到店流量、會員體系、美團的團購過去是主要的幾種獲客方式。成都的美發(fā)行業(yè)非常內卷,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客流?莫正勇想要通過互聯(lián)網挖掘新客戶。
當時抖音的本地生活剛剛起步,沒有對標賬號。喜歡看交個朋友直播間的莫正勇在帶貨中找到了靈感,抖音的獲客成本也更低。
“我們當時看到了電商,一個主播一個直播間就可以把產品賣掉。門店的團購也是一種產品啊,我們想是不是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銷售。”2021年5月莫正勇也進行了第一次嘗試,“我還記得第一次直播的時候,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是很完善,粉絲只有1000多,設備只有一個補光燈,一部手機,外加一個主播朋友。但很驚喜的是,第一場就有了轉化,300元的DOU+投放獲得了3189元的回報,第二場5027元,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對于直播的信心,后面就開始日播不停。”
但很快度過新號紅利期的川和潮人美發(fā)陷入了經營“黑洞”,直播進入率低,轉化也在變少。在這種影響下主播的狀態(tài)也變得不好,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那個時候我們做了很厚的一本直播方案優(yōu)化圖,每天晚上不斷優(yōu)化復盤”把綠幕換成了實景,調整物料擺放,也購置設備,主播也換成了店里的理發(fā)師。鏡頭更清晰、場景更明確。
過了大概三四個月的時間,才度過了這段艱難時刻,核銷率也能穩(wěn)定到64.7%。“之前我們的核銷期是一年,后來我們改成了90天,核銷后還會給用戶發(fā)小福利。”莫正勇說道。賬號也在巨量本地推投放“團購成交”,圈選人群主要是18到40歲的女性,位置覆蓋店鋪附近10公里,能夠獲得精準客流促進核銷。
拓展新渠道帶來了新的客流。川和潮人目前美發(fā)的月團購成交單數大概在5000單左右,每月因直播來店消費的用戶超過3500個。
拉動新客的同時,品宣效果也達到了,帶動了線下渠道的增長。和剛開始的創(chuàng)業(yè)的情形不同,川和潮人美發(fā)有了成熟的團隊、流量、品牌效益。線下門店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疫情期間從不到10家門店擴增到40家,擴張速度遠快于前幾年。
線上流量增長放緩,很多人都認為直播電商沒有機會了。特別是2022年抖音電商升級為全域興趣電商,商城上線主頁,“貨找人”來到了高質量的發(fā)展階段。存量競爭下,去年剛剛建立賬號的妍格真絲依然做了起來,創(chuàng)始人張秋平還稱這更多是無心插柳。
張秋平表示是服裝行業(yè)的老兵,創(chuàng)業(yè)經歷了“三起兩落”,最先做網批,賺錢之后再去做品牌失利,后來又做網批,最后做私域,目前做抖音。之前做網批主要是二類電商,信息流投放來成交,最早接觸抖音是想導流到微信上做私域。很快就發(fā)現了兩個問題,一是獲客成本過高,2008年做的時候成本一兩毛錢,到現在幾塊到幾十塊;二是供應鏈規(guī)模太小,獲客成本高的情況下難以起量。不想輕易的放棄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供應鏈,張秋平開始轉型嘗試做抖音。
他告訴鯨商,“因為媳婦比較愛美,也特別喜歡真絲衣服,平時刷抖音看到好看的都忍不住要買,我意識到,抖音上聚集著一大批愛美的中年女性。我們決定轉到抖音,鎖定在真絲女連衣裙賽道,讓媳婦選品、做主播。我負責運營操盤。”
不管哪種經營方式,服裝行業(yè)最容易面臨的就是庫存和退貨率的問題。張秋平也提到,服裝要賺錢的話要做到四個點,第一個就是要賣的夠多,第二個的話要發(fā)的出貨,第三個要利潤要提高,第四個的話就庫存少。為此,妍格真絲一年四季只做真絲連衣裙這一個品類,為的就是能夠好控制庫存。
接下來如何選擇爆品也是關鍵。“做抖音一年多,我的感悟是服裝的話不是說我們要把哪個品一定要推爆,而是你能推爆的品你才能推爆,不能推爆的品你就是花再多的廣告費也是送人頭。”張秋平總結道,如何選出爆品,妍格真絲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用短視頻拍攝足夠多的測試款,妍格真絲抖音賬號更新頻次一天能夠達到五六條,再通過DOU+和巨量千川進行效果測試。根據完播率點贊等多個指標來看哪些產品有爆款潛力,進而放到直播間主推。
從去年3月份開始做抖音,5月份就做到了1000萬,全店ROI一度能超過100。對于投放效率,張秋平表示,多年玩流量的經驗,告訴自己不要短視,不能只著眼于重投放和成交,投放要放在用戶積累上,這樣長期來看能夠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價值。
用戶的積累,爆款能夠持續(xù)賣下去,持續(xù)的生意帶來了妍格真絲ROI的提升,鯨商認為,這種策略也是能很好撬動商城的發(fā)力點。抖音電商預計未來三年商城產生的生意占比將接近50%,結合目前看還有發(fā)展空間。忠實的用戶帶來長尾流量,加深品牌心智,進而能通過搜索達成復購。
無論是做美發(fā)生意的莫正勇,還是服裝生意的張秋平,他們入局抖音時晚人一步,看似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期。從生意成果來看,事實并非如此。抖音不只是一個新增的渠道,給生意的經營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傳統(tǒng)渠道的效率。最好的時機,永遠在當下。
人人都能做好生意的時代,已經來了
抖音高速發(fā)展的這幾年,不斷有商家在各個時期進入,找到了自己的增量。進入早的商家,收獲了高速增長,但過程中更考驗團隊的創(chuàng)新能力,敢想敢做敢為人先。在成熟期進入的商家,能學習前者的經驗,少走彎路,想要有所突破就需要巧思和精細化運營。
在張秋平看來,做抖音最主要的是三點。“第一個是熱點。產品和直播的場景要符合抖音的推薦機制,要想辦法被熱點選中,就會獲得更多流量。第二個就是內容,要從主播和場景入手,產品也要有核心的競爭力。第三個就是人群,淺層粉絲要去做拉新,新層粉絲要去做轉化和復購。”
不管哪個階段都離不開商家自己的產品優(yōu)勢,以及把產品展現在抖音的線上化能力,在這方面中小商家的老板更能洞察產品的特點和優(yōu)勢。“我覺得,未來一個工廠在抖音體現出制造的專業(yè)性,積累用戶口碑,優(yōu)勢就會一直都在。我們堅持去干一件正確的事情,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綾致家具孫輝提到。
人貨場的跑通需要不斷優(yōu)化,堅持才能更好的度過黑洞期。“相信相信力量,這是源于我們對抖音和美發(fā)行業(yè)的認知,我作為老板一直是親自參與做抖音。不相信,抱著懷疑、停留甚至觀望的態(tài)度,事情肯定是干不成的。”川和潮人美發(fā)莫正勇提到。善于用小預算撬動客流,用好付費流量做出更大的生意。
抖音做好能帶動其他渠道的生意,達到品宣的效果。工廠跑起來之后,很多線下的分銷渠道看到了抖音做起來了,就會紛紛跟進,商家線下的銷售額每個月漲幅很明顯。傳統(tǒng)的電商渠道也會受益。
過去營銷的門檻高,投流需要一定的技巧。目前投流的錢能不能花的出去,不取決于投手會不會投流,更多取決于素材內容的質量,內容能力是商家未來的破局點。巨量引擎現在非常智能化,對投手的要求沒有那么高,算法抹平了這個差距。商家只需要把自己擅長的產品和內容做好,流量分配可以交給投放系統(tǒng)。營銷變得更加普惠,沒有基礎和經驗的商家也能很快上手,人人都能做好生意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部分商家潛意識中,現在做抖音已經晚了,流量已經度過高速增長期。投機確實能在短期帶來收益,長期來看背后需要產品和內容的升級,才能帶來穩(wěn)定增長。不同階段、不同行業(yè)都有機會找到新增量,進入的時間并不是判斷業(yè)務的唯一標準。被看作經濟的毛細血管的中小商家,正在不斷變革,煥發(fā)新的生機。
評論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