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飛碟專家的深入研究發(fā)現,飛碟的來源存在三種可能性,即外太空、內太空和穿過時間隧道的未來人。這里的內太空就是指從地心到大氣層的地球本身。 對地球內部存在著飛碟基地的說法,許多人認為不可置信。然而曾是美國海軍少將的拜爾德卻在不久前公開了他駕機探訪地心飛碟基地的神奇經歷,使外星人和飛碟再次成為美國人談論的熱門話題。 地球內部可能存在著ufo基地? 拜爾德的日記說,他曾於1947年2月率領一支探險隊,從北極進人地球內部,并發(fā)現了一個龐大的飛碟基地和地面上已絕種的動植物,在這個基地里還居住著擁有高科技的“超人”。但這一信息卻一直被美國政府長期封鎖著。 拜爾德飛行日記所載,探險隊駐扎在北極地區(qū)某一基地內。1947年2月19日,一切準備就緒后,他們朝北方進行飛行探測。圓形六分儀和指南針均經過再三檢驗,無線電通訊也正常。 他們到達飛行高度707米時;東風帶來輕微地展動,下降到518米時,飛機又趨于穩(wěn)定,但尾風增強,后又產生展動,爬升到610米則又一切平穩(wěn)。這時,他們看到地面上覆蓋著無盡的冰雪,呈現出微黃色的光澤,但奇怪地分散成直線狀,還賂微透出微紅色和紫色。 地球存在“空洞” 拜爾德除將此奇景立即電告基地外,又環(huán)繞飛行兩圈。這時,他發(fā)現指南針和六分儀不停地旋轉抖動,無法測出飛行方向,接著,看到地面不再有冰雪,遠方出現了山脈。那些山脈的范圍并不大,但絕不是幻覺。此時已飛行29分鐘。 爬升至900米時,拜爾德的飛機遭遇到強烈地震動。繼續(xù)朝北飛越這些山脈后,他竟然看到了綠意盎然的山谷,山谷中有小溪流過,左邊的山坡上分布著茂密的森林。
此時羅盤又開始旋轉,并在兩點之間來回擺動。于是他下降至427米,向左急轉,以便仔細觀察這個山谷。他看到青苔或稠密的青草覆蓋著的地面,但這里的光線卻非常奇特,因為并沒有看到陽光。 他還看見了似乎是大象的動物,再下降至305米,,在望遠鏡中他吃驚地發(fā)現了地球上本已經絕種的猛犸!繼而又看到綠色的起伏山丘,外面的溫度為27cC,各種儀器恢復正常,無線電通訊卻失靈了。 在望遠鏡中他吃驚地發(fā)現了地球上本已經絕種的猛犸 地面更趨于平坦,拜爾德發(fā)現竟然有城市存在,而空中的飛行器似乎具有奇特的浮力。在艙門上端和右側出現碟形發(fā)光飛行器,上面有無法形容的符號。結果,拜爾德的飛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吸住,無法加以控制。 更不可思議的事情隨即發(fā)生,無線電發(fā)出的嘩嘩聲中竟然傳出帶著北歐語言或德語音調的英語:“歡迎將軍的光臨”,并稱不必擔心,7分鐘之后將安全降落。 接著,飛機的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在輕微地震動中平安著陸,好像是由看不見的升降機支撐著。幾位金發(fā)碧眼、皮膚白晰,體形高大的人出現了,這些人并沒有攜帶任何武器。而這座城市閃閃發(fā)光,有規(guī)律地發(fā)出彩虹般的色彩。 拜爾德和無線電通信員受到熱誠地款待,他們登上了沒有輪子的平臺車,急速奔向燦爛的城市。城市似乎是用水晶修筑而成。隨后,他們走進一巨大的建筑物里,飲用風味絕佳的熱飲料。10分鐘后,拜爾德暫時離開通信員,進入一架升降機,向下運轉數分鐘,后來升降機的門朝上無聲地開啟,他走過充滿玫瑰紅色的走廊,光線似乎是從墻壁上放射出來的。 他在一扇巨大的門前停下,門上有奇特的文字。在進入該房間之后所發(fā)生的事情更具有震撼性。拜爾德一再使用“前所未有”、“不可思議”、“難以形容” 等詞匯來描述他親眼看到的華麗精致的房間,那些人的聲音既悅耳又熱誠,他們告訴將軍,因他具有高貴的素質,并在“地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讓他入境。 平安返回 那些人還告訴他,這個地下世界名為“阿里亞尼”,自從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以后,他們才開始關注外面的世界,并在那個危機四伏的時代,派遣許多飛行器到地表展開調查。 他們表示,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原先他們并沒有干涉地上世界的戰(zhàn)爭的想法,但因為不愿再見到人類使用原子武器,因此派出密使訪問超級大國,可未受重視。這次借邀請將軍的機會,傳達地上世界可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信息。 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 那些人抱怨說,他們派出的人在地上世界受到了不友好的待遇,而飛行器也常遭戰(zhàn)機惡意攻擊。人類文明之花慘造蹂躪,明暗的幕罩已經降臨,全世界將陷入極度的不安之中。黑暗時代將出現,但新世界將從廢墟中再生,地下世界的人類會協助地上世界的人類重建家園。 拜爾德在結束會晤后,沿原路返回,與滿臉狐疑的通信員會合。在兩架飛行器的引導下,他們升至823米,然后平安返回基地。臨行之前無線電傳來德語“再見”的聲音,27分鐘后著陸。 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 1947年2月,拜爾德出席美國國防部的參謀會議,所有的陳述均有詳細的記錄,并且向杜魯門總統做了匯報。會議歷時6小時40分鐘,他還接受了最高安全部門及醫(yī)療小組的調查,后被有關方面告知嚴守機密。 拜爾德身為軍人,只能服從命令,但他仍在1965年12月24日的日記中寫道:“那塊土地在北極,那個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謎。” “地下王國”的尋找 其實早在1946年,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斯就在《古代南美洲之謎》一書中斷定,由史前文明人開辟建造的地下長廊首尾相接并有許多支岔,可縱貫歐、亞、美、非各個洲域,并進而得出地球內部曾經乃至現在仍存在“地下王國”的結論。 威爾金斯的觀點立足于世界各國考察的結果,盡管更多的只是一種假說和推斷,但說得有根有據,富有誘惑力。 “地下王國”的尋找 墨西哥發(fā)現印第安人守護的地下隧道 其實,人類在這方面很早就開始了努力。1942年3月的一天,當時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不久,在這非常時期,羅斯??偨y卻從刻不容緩的日程表中抽出寶貴時間,會見了剛剛從墨西哥的恰帕斯州進行考古研究歸來的戴維·拉姆夫婦。 拉姆夫婦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發(fā)現了傳說中守衛(wèi)墨西哥地下隧道(又名“阿加爾塔”)的藍白皮膚印第安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何謂“阿加爾塔”? 原來在1941年1月,羅斯福曾交給戴維·拉姆夫婦一項極其秘密和重要的使命:尋找“阿加爾塔”。“阿加爾塔”指的是地下世界。 墨西哥發(fā)現印第安人守護的地下隧道 傳說,地下世界有無數洞穴、隧道和迂回曲折交錯成網的地下長廊,那里埋藏著古代文明的秘密和無盡的寶藏。拉姆夫婦領命以后,率領一支美國考察隊前往墨西哥的恰帕斯叢林,尋找地下長廊的入口。 1942年3月,拉姆夫婦向羅斯福匯報了他們的考察經歷。據拉姆夫婦回憶,當他們橫穿當地密林時,遇到了把守地下長廊入口的皮膚呈藍白色的印第安人,并發(fā)現了秘密入口的線索。但是這些印第安人在密林中包圍了考察隊,嚴厲示意考察隊立刻離開。 拉姆的印第安人向導上前與他們搭話,才知道他們是瑪雅人的后裔,是印第安族的一個分支,叫拉坎頓人。拉坎頓人居住在密林中,與世隔絕,世世代代守護著密林深處的圣地,地下長廊的入口就在此處,它通向地底的遠方,那里藏有珍寶。拉坎頓人遵守祖訓,不準外人進入他們的圣地。 德國探險家曾進入美洲神秘隧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希特勒已對美洲地下可能存在的寶藏垂涎三尺,曾多次派考察隊潛入美洲。 德國探險家曾進入美洲神秘隧道 由于誰首先找到地下長廊,找到寶藏,誰就掌握無盡的財源,借此可以對二戰(zhàn)戰(zhàn)局的發(fā)展施加有力的影響,因此,羅斯福派遣拉姆尋找“阿加爾塔”并非完全為了滿足探險心理,也有出于戰(zhàn)爭大局考慮的一面。 據說德國著名探險家兼作家馮·丹尼肯曾進入過拉坎頓人守護的隧道。在隧道中,他極其驚訝地見到了寬闊筆直的通道和涂著釉面的墻壁,多處精致的巖石門洞和大門,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頂與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的大廳,還有許多每隔一定距離就出現的平均1.8米至3.1米長、80厘米寬的通風井。 德國探險家曾進入美洲神秘隧道 隧道內還有無數奇異的史前文物,包括那本許多民族遠古傳說中都提到的“金書”。隧道內那種超越現代人類智慧的嚴密、宏大與神奇,使得這位以大膽想象著稱的作家也瞠目結舌。 丹尼肯拍下了幾張有關隧道的照片,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jié),只是說,他認為隧道是用高科技的超高溫鉆頭和電子射線的定向爆破以及人類現在還不具有的某些技術開鑿成的。 呼之欲出的地內文明 二戰(zhàn)結束后至今,對“阿加爾塔”的考察熱長盛不衰,各種各樣的新發(fā)現也越來越令人鼓舞。 1960年7月,秘魯考察隊在利馬以東6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脈的地下曾發(fā)現一條地下長廊。該地下長廊長達1000公里,通向智利和哥倫比亞。但是為了保護隧道,等待將來人類掌握了足夠的科學技術時再來開發(fā),秘魯政府封閉了這條地下隧道的入口并嚴加把守。此地后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60年7月,秘魯考察隊在利馬以東6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脈的地下曾發(fā)現一條地下長廊 稍后,西班牙人安托尼·芬托斯在安第斯山脈靠近危地馬拉的地方考察時,又偶然發(fā)現了一個長達50公里的地下長廊。這個長廊有尖狀的拱門,從地下一直通向墨西哥。 1972年8月,英國考察隊在墨西哥的馬德雷山脈也找到了地下長廊,其走向是通向危地馬拉。這一地下長廊與安托尼·芬托斯在危地馬拉發(fā)現的地下長廊很可能是同一條。據英國考察隊回憶,每當拂曉,就能聽到從地下長廊發(fā)出擊鼓一樣的音響。 地下長廊 1981年5月,著名探險家毛利斯曾從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附近一處地洞入口進入到地下長廊。在地下長廊里,毛利斯發(fā)現了人工開鑿的痕跡,洞壁平整并經過粉刷。 總之,無數地下長廊遺跡的發(fā)現,似乎越來越清晰地表明:遠古時代確曾存有高度發(fā)達的地內文明。同時也從另一方面證明,地下文明確實有存在的可能性。 “地下王國”的人為何不出來生活? 世界各地發(fā)現的地下長廊到底是誰的杰作呢?“地下王國”里的人為什么要生活在地內而不回到陽光明媚的地面呢? 一些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斷定,“地下王國”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的杰作。但是,逃到地下長廊里的人為什么要一直生活在地內? 地心人想象圖 逃入地下的人變成了嗜熱動物 1972年的一天,法國一家工廠的工程師在加蓬共和國的奧克洛礦區(qū)發(fā)現一個早已停止運轉的核反應堆。據測定,該礦的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前,核反應堆的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那么核反應堆是誰建造的呢?人們推測,是當時的地球人建造的??墒?,當時的地球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現在的地球人類是在100萬年前才在地球上出現的,而核反應堆運轉了50萬年,因此,上一代地球人至少是在150萬年前出現的。他們并非因自然災變而毀滅,而是由于核戰(zhàn)爭而毀滅的。 1972年的一天,法國一家工廠的工程師在加蓬共和國的奧克洛礦區(qū)發(fā)現一個早已停止運轉的核反應堆 少數核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例如亞特蘭蒂斯人)由于事先開鑿了地下長廊而幸免于難,但由于地球環(huán)境(核戰(zhàn)爭)的作用以及長期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影響,他們逐漸變成了嗜熱動物,終于成為只能靠地內高溫生存的“地內人”。 這種說法給“地下王國”提供了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為了使這種解釋進一步合理化,有人也提出相應的事實。 科學家們認為,地球的現有重量是6兆噸的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某些部分不是空的,它的重量應遠不止于此,而這些空的部分正是“地下王國”的活動場所。 于是,由地下長廊而引出的“地下王國”說又引發(fā)了科學界關于“地球空洞說”的激烈爭論。 |